厨房垃圾回收做什么?
近年来,“垃圾分类”的话题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不少国家在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方面都有成功经验,在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减量方面做得尤为突出。那么这些国家是如何对厨余垃圾进行就地处理的?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到底去了哪里?
分得好,回收利用率就高。日本的垃圾分类细致程度举世闻名,根据日本环境省2017年数据,其废弃物中76%都被资源化利用。在东京等大都会,厨余垃圾被分为生垃圾和熟垃圾。生垃圾指蛋壳、鱼骨内脏、生肉、生鱼片、蔬菜水果等未熟食品(含变质食品),熟垃圾则是指剩余菜肴和米饭等熟食。在日本的公寓中,笔者看到每层楼都配有厨余垃圾的回收桶,生熟分类的收集桶是相通的,因此垃圾收集后不需要再次进行分拣。
德国垃圾处理的先进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进行高标准的资金投入等,2017年德联邦政府在垃圾处理方面提供了专项补贴及低息贷款共7000万欧元。同时,政府也十分注重对民众的教育,笔者在海德堡走访时发现,垃圾清运公司不仅在每个定点投放点放置印有详细分类说明及回收时间的海报,还会在每家每户发放一本厚厚的垃圾分类指南。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垃圾被分为有机垃圾、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华盛顿市政府对有机垃圾采用集中方式处理,处理后的产物广泛用于生态农业和园艺。2018年5月,华盛顿市政府将原有的“绿色桶”更换为可降解塑料制成的“脏污桶”,这样民众在扔垃圾时就无需再使用垃圾袋,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塑料使用量;同时政府还将“绿色桶”的大小限制在45升内,以此来限制每家每户每次投放的有机垃圾量,确保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减少异味和蚊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