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真的会地震吗?
这个题目下的答案真是各种各样啊,有正经分析的,有谣言散播的(比如汶川13周年和台湾那篇),也有无中生有的(比如日本那篇)……那我就写一个靠谱的吧。 首先,我会告诉你,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2018年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但我也不会跟你说百分百安全,因为现在的科研水平还不能准确的预言下一次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以及强度。
接下来我会给你科普一下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地震。最后,我会给出当前科学界对地震预测的观点,以及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而地球内部是一个动态的结构体系。在地球内部,有很多相互作用的力学系统:岩石圈、软流层、地幔柱等等。这些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现在及未来的地震活动。 影响地震强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震源的深度、岩性、破裂的长度与宽度、构造运动的速率等。虽然单个因素很难准确预测未来地震的强度,但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可以预见地震的大体的强度范围和可能发生的地区。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研究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地震的破坏程度了:全球大约90%的地震都能够预测到它大约百分之多少的可能被强烈感染。例如在北美太平洋沿岸,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很好的预测当地大约60%左右的7级或者更大的地震并大致确定其发震位置;而在海牙,研究人员们甚至能预测几个月内发生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小规模地震。 目前科学家所能做到的,是收集与地震形成有关的各种参数,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运算,以此预测将来的地震。这些参数包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地震的地区、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板块的运动方向以及速度、钻探取得的岩石样本中形成的矿物颗粒大小等等。 这些工作都为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以旧金山湾区为例,在过去的十年间,科学家们已经把过去百年内该地区的地震图通过电脑模型重现了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几年的地震做了预告。
然而科学的进步总是需要不断的探索才能取得进展。尽管现在已经有了许多好的理论,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比如说,人们至今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地震的间歇期——一段时期内没有发生任何地震。而这个问题正是今后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