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尤文肉瘤造成原因?
最近看到很多关于儿童血管瘤的解答,这里就儿童尤文肉瘤的问题写一份长一点的解答。 (PS: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谨慎点开) 孩子刚刚5岁,右大腿上长了块鸡蛋大的红斑,当时也没在意,可是过了两个月忽然长大了好多而且有些溃烂了,就去附近医院看了看,医生说是毛细血管瘤,让我回家用激光弄,结果用激光去了两次,现在虽然小了点但是变成了褐色,看着很恶心(图) 现在正在家里涂药(咪喹莫特)希望可以消掉,有知道的给我支支招,这个病能不能彻底好啊!真的好担心哦!急 !急! !急!
儿童期出现的良性血管肿瘤。过去曾称之为婴幼儿血管瘤或樱桃状血管瘤,由于临床上较多见,且不出现恶变,故应予以重视。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也有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妊娠等相关【1】;
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增生,也可表现为恶性肿瘤样增殖,但通常生长缓慢,多数在数年内自行退化,有的终生都不消退。 病变可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部、面部以及颈部,亦可发生于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以及外生殖器部位的损害较少见。
90%以上的皮肤损害为单个,约2/3的患者仅有单个病灶,不足1/3的患者为多发。皮损为鲜红色斑,直径大多1cm左右,偶可达数厘米,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表面平滑,可微高出皮肤,压之部分褪色。
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出现轻度局部瘙痒,严重时可有疼痛,但多不明显。如继发感染,则疼痛较著。 检查可见皮下硬结,触之易出血,但无明显压迫感,亦无明显静脉怒张。
病变继续发展,色变淡,表面出现小凹陷,边缘变得模糊,形成“萎缩性斑”。随着“萎缩性斑”的形成和发展,原来的鲜红颜色逐渐转变为粉白色,同时,周边部由炎症水肿转为浸润,此时极易与瘢痕疙瘩相混淆。 但本病不会出现纤维组织增生、挛缩,也不会遗留萎缩性瘢痕。
随着病情的发展,“萎缩性斑”逐步向中央缩小、愈合、结痂、脱落后,可留下色素沉着斑。病程中常有复发和加重现象,前者多因外伤、搔抓、摩擦等因素所致,后者可能与夏季气温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有关。 但无论是复发还是加重,一般不会变成恶性,所以家长不用担心。 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是有可能会留下疤痕的。
目前治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药物治疗,另一类是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对小的皮损可用激光照射,大的皮损可用冷冻、电灼或手术切除等方法去除。 对顽固而无收缩能力的皮损,可采用放射疗法或硬化剂注射等,但上述治疗均不宜多用,以防产生不良后果。
对可疑恶变或已有恶变的病例,以手术切除为宜。术中应尽可能切除一切可能感染的病理组织,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术后避免过早地刺激创面,以免引起增生性反应。 还可配合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高频电流烧灼、微波透热、光动力学疗法等。 药物治疗可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噻吗洛尔(噻吗心宁)、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等,对控制病情有一定效果。
对于久治不愈的顽固性患者,可试静滴丙种球蛋白4ml/kg,连用5d,注意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对于伴有贫血、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者和恶病质状态者,应及时给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