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动物什么生肖?
这个题目真是大,可以写一本书。我尽量简短的写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金”是什么?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金”是货币的等价物(M1);按照凯恩斯主义,“金”是流动资产(M2-C+1)。显然,无论是作为交换媒介还是流动性储备,黄金的作用都非常重要。 但人们通常所说的“金”其实是指货币。因为货币的主要功能就是支付职能和贮藏价值。而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金本位”来实现的。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各国发行货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具备“金”的存在。也就是说当时的国家货币是以“金”为基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就是一种货币。而且由于黄金天生具有的属性,它永远是足值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永远都是透明的。
其次我们要分析什么是“动”?所谓“动”就是流动性的意思,也就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是通过价格信号进行的。而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等市场中,利率、股票的价格等都是作为中介信号,引导着市场资源配置。这些信号的发布必须及时,否则市场的效率就会降低。所以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必须是灵活、高效的。这一点黄金就不如电子货币,因为电码的传递速度远远大于运送黄金的速度。
再次我们讨论一下什么“肖”,这个“肖”就是十二生肖中的各种动物,实际上就是指的信用媒介。信用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是相对于金属货币而言的。由于人具有信用,因而可以用信用凭证代替实物货币来实现分配。于是出现了银行信用的纸券——钞票。尽管钞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的购买力取决于它所代表的信用,即它能够充当货币的交易媒介。这样,钞票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信用货币就取代了旧的金货币的地位。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黄金动物指什么?我认为它指的是那些能够充当良好交易媒介的信用工具,包括商品期货、股票、债券等等。因为这些信用工具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能代表一定数量的社会财富。因而都可以部分地替代黄金的流通使用。
生肖也叫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的十二种用来纪年与代表人出生的年份的动物。十二生肖原来是十二地支的形象代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十二生肖在12年一个周期内,依次相配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而根据古代中国人的术数之说,人的生肖(属相)和人出生的年份有关。就是说,如果你属某个生肖,那么你的出生年份就对应那个生肖。比如:按照现在的标准,从除夕夜12点开始到下一年除夕夜12点之前的365天或366天(闰年)里出生的人即属于该年的生肖年份。那么,生肖为什么没有动物——黄金呢?
金子,也叫黄金,化学符号Au,属于贵金属,具有黄色、金光灿烂、有金属光泽、富有延展性、质软,不易氧化的特性。化学上由原子量243.04的元素“金”所成的一金属,亦称黄金。它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大的金属之一,其熔点很高、沸点极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反射性。在通常情况下,金是极稳定的,它不溶于强酸强碱,也不与大多数化学品反应。纯金不氧化,也不变色。由于黄金性质极为稳定,所以自古以来都被视为贵重物资,也被很多人视为珍贵、吉祥的象征,金黄色更是贵气的颜色。比如皇冠,比如金牙,比如金童玉女,金枝玉叶,比如很多事物用金字旁的字形容贵重,比如金牌、金鸡、金龟、金蛇、金钱豹、金丝雀、金钱龟等等。
黄金是贵重金属,有活化石的美称,在地球上已有35-40亿年历史。人类发现了黄金的最早可靠证据来自两河流域。黄金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用金做钱币(金牛),做成装饰品、雕塑、工艺品等等。中国使用黄金也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人使用称作金、金子、金金、黄金、真金、赤金、纯金、阿堵物等等名称。黄金在历朝历代都是贵重物品,价值比等量其他物品高得多。古代中国对黄金有严格的管控政策,汉代对冶金有制度性管理与限制,只有官方才能开采和铸造使用,对黄金的使用有量的限制:“非公主诸侯不得服黄金为饰”。
与黄金一样,一些动物也是贵气的代表。比如龙,比如凤凰,比如麒麟。但是金子不是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物种或生命体。它虽然也可以做成动物形状,比如鸡和蛇,但是它不是生物,不是属相。
黄金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员,是一种特殊的元素,它不是由细胞组织的生物。根据现代生物学观点,地球上的生物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由膜包裹,具有自我复制或繁衍能力,而元素不具有生物的任何特征,因此金子不可能在十二生肖中拥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