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情况可比现在复杂多了! 当时我们正处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之下,国外大量热钱涌入,国内大量的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非常明显(2007年底CPI已经达到6.9%了),股市楼市都处在非理性上涨中,宏观调控的压力非常大。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石油从147美元跌到35美元,铜从每吨6000美元跌到1300美元,铁矿石从200美元跌到40美元……这直接带来我国输入性通胀的缓解,通胀预期减弱,国家可以不用加息来抑制通胀了,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同时国外需求下降,我国外贸顺差大幅缩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轻。
最困难的是2009年初,国际原油一度跌倒了负值区域,如果考虑到生物燃料的影响,油价甚至有可能跌穿-100美元/桶。如果不出现反弹,按照这个跌幅继续下去,我们的石化行业将没有利润甚至面临亏损,对经济的打击不堪设想。最后油价在40美元/桶附近止住了下跌的脚步。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次危机中国之所以能够安然度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自始至终都掌握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动权,可以从容不迫的调整政策工具,应对突发情况;相比之下,欧美则是被迫应战,形势比我们还糟糕一些,不得不出台更多的刺激计划,以对冲经济衰退的风险。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我们在4万亿之后,依然能保持较高增长(3.5%左右),而欧美在量化宽松之后,虽然经济有所复苏,但增速一直不高(欧元区GDP负增长超过三年时间),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空间已经很小了,财政政策空间也极为有限,所谓“四两拨千斤”,想靠微观手段刺激宏观经济的效果会越来越弱。而且这次不同于上次,我们没有处在汇率上升的压力之下,外部环境比上一好很多。所以我的判断是,即使有刺激方案,规模也不会很大。 最后说说房地产。关于房地产泡沫的问题始终被各方关心,尤其是最近一年,关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频出,房价似乎有平稳下来的迹象(虽然局部仍然很高)。我个人的判断是,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总体是有效的,但是短期内效果不会很显著,尤其是随着地方政府土地供应量的减少和存量土地的逐步消化,预计房价整体上行趋势依然存在。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的投资价值会逐渐弱化,这一方面我们要向日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