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始建于哪一年?
1965年8月7日,第一条地铁工程(今1号线)开工奠基。 1号线从金台路由东西向贯穿城市中心,连接了当时的城市主要功能区,对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当时中国正处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阶段,所以虽然面临资金紧缺和施工困难等问题,但还是于1969年底实现全线贯通并投入试运营。 但由于条件所限,地铁仅开放了前门到天安门西的区间试运行,并且只保留了几组车站作为临时站点。
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的到来,1979年9月20日,地铁全面开放线路运行,同时增加了车辆及运营班组,基本满足了市民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建设速度也逐步加快。在“三年大变样”中,北京地铁4号线北段开通;在“十年巨变”中,北京地铁4号线南段建成通车,实现了地铁四期规划的总体目标,北京也由此进入了“三环时代”。 在“十三五”时期,北京又陆续开通了16条(段)地铁新线,即地铁4号线南延、5号北站封停改造、6号支线、7号线二期、八通线东延、昌平线南延高梁桥站至西二旗站、房山线北至苏庄站、大兴机场线北延至草桥站、首都机场线南延至丰台站、丽泽商务区线、13号线扩能提升等,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718公里,线网密度由每平方公里0.37公里增加至0.48公里。
至此,一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网络密集、运行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基本建成。 如今,北京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覆盖五座城区、串联起130多个行政区,每天运送旅客1亿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