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和周易的区别?

巩泠巩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起源上,《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它起源于上古时代,在夏商周时期已经成熟并用于卜筮,也就是在周朝被编撰成书并在战国时期传至华夏各地;而五行理论则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神话,是古人对世界万物划分五类的方式,金木水火土,后加上中央土,一共是五个元素(当然,这里没有涉及阴阳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作用方式构成了后来的五行学说,包括相生相克等等。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行开始用于医学、天文、算学乃至哲学等诸多学科,它的传播和使用远远超过了占筮范围。因此可以说,周易与五行,一为占卜之书,一为哲学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但在后世,人们总是用周易来指导五行,比如中医里“子午流注”讲按时辰用药就是典型例子。

从内容上看,《周易》主要是记载卜筮结果的一本书。所谓卜筮,其实就是古代的算命,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特定的时间做出决策,这包含了个人遇到的各种困难如疾病、失盗、婚姻等,还有国家大事如出征、建国、改制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外力帮助作出决定,而卜筮正是这种外力的体现。它通过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来帮助当事人或君王做选择。

所以,周易主要反映了社会下层的诉求,它是关于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在特定时空作出最佳选择的书籍。 而五行则是一部研究世界观的著作,它所关心的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虽然它也涉及社会层面的问题,但主要目的是探索自然法则,所以它更多地作用于社会的中上层。

作为哲学基础的五行,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它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华文明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且由于道教的兴盛,它间接影响了古代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而周易尽管也被神秘化,被视为帝王之学,但它主要还是一部单纯的知识分子读物,其影响相对于五行要小很多。

佘浩宇佘浩宇优质答主

题主可能不了解什么是“易学”,这个概念太笼统了点,它包含了《易经》、《周易》、《六经》(《春秋》、《诗经》等)等等典籍以及它们的注释,也涵盖了包括《梅花易数》在内的占筮流派。 简单说来就是周文王所著的《周易》是一部流传至今的经典古籍著作之一(被尊为群经之首);而商代的《周易》则是卜筮的书。它们在本质上其实没有不同的地方——都是通过对自然现象进行统计分析来推演未来的一种活动,区别在于后来的文人通过这种形式将自身的价值观融入到了占卜之中而已……但古人还是更看重后者,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了解远不如今天这么深入且全面,他们只能凭借一些经验去做出判断。所以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带有预测功能的书才是最有价值的书(比如《尚书•洪范篇》就有提到“五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