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增加票额?
这个事儿吧,要分情况讨论。
以目前上海铁路局的运输能力而言(包括本地和局管段),理论上讲在既有的劳保工资体系下是绝对不可能亏钱的——当然,你硬要说局领导们拿钱不干活那另当别论;但是,如果说局里组织力量去增开列车,这绝对是扯谈! 那么现在来看,上海局有能力去新增客货运量的是哪些业务呢? 客运方面——利用既有京沪、沪昆等线路资源,加大动车组开行数量并适当延长运行区间是个选择。不过考虑到全路客货比已经大于100:50(2017年数据),动车组的快速度和相对昂贵的票价会让这部分增量成本很难收回来。况且,上海作为中心城市,本身旅客流量就很大,再增加多少客流也不至于像成都那样爆掉火车站……所以,上海铁路局想靠加开车次来缓解压力,这个想法很天真。 如果不想天真的话……要么增加人工检票口提高通过能力、降低排队时间(但这只能解决有限的人流问题而且效果未必会很明显),要么就学学成都铁路局,把上海站、上海虹桥站的候车室重新利用起来,增加几百个座位来缓解压力。
货运方面——利用铁路集疏运功能,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有青岛港务局的“铁船”业务、天津港的“铁钢”联运、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水铁”联运以及苏州铁路货运中心与苏州国际集装箱码头联合开发的“陆铁通”项目。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利用铁路“门到门”“点对点的运输优势+集装箱多式联动的方便性”来完成货物“公转铁”或者“水转铁”的转换,将港口集疏运的外运部分尽可能多地用铁路来解决,减少公路运输带来的环境压力和成本负担。当然,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这种“打洞”项目肯定会被舆论关注。这个项目还需要谨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