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关爱协会?
“关爱”是个伪命题,根本不存在这个协会——因为“关爱”的主体“你”并不存在。 “我关爱XX(事物)”成立的可能性倒是有,比如我有爱犬,我想让它更健康漂亮,我就会给它喂食、梳理毛发、带去宠物医院等等。 不过如果我说“我爱某某(人)”就有点言情小说扯淡了,说“我重视某物”倒是靠谱一点,至少我是这么用的:我重视和珍惜我们的爱情/友情/亲情;我会好好照顾它,呵护它,陪伴它。
回到主题,“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行为问题,有数据表明约5%~10%的儿童患有此障碍,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1] 。该病表现为与年龄和智力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可同时出现感知、情绪、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在认知行为治疗中,我们常会用到的一个概念叫作“功能分析”(function analysis),也就是要分析一个问题行为的“功能”是什么。例如在一个儿童身上发现“多动”的问题,那么就要问“这多动的功能是什么”——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还是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行为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例如对于“多动”的行为,如果是上述第二种功能,那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承担责任(他本来应该做的),通过完成这些责任来消除他“多动”的行为。又比如一个儿童经常打架,那我们可以让他承担保护弱小者的责任,用“打架”来换取“保护者”的身份。
当然,有时候我们需要评估的问题行为并不是来自一种主观的愿望或意图,而是由于个体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问题,如不会独立大小便而到处尿裤子,不会穿衣吃饭而弄脏自己……面对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更多耐心和照料,帮助儿童逐渐完善自身能力,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