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谁演员?

龙全乐龙全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泻药 首先,要理解这个“正能量”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来自官方定义的话,那么我找不到。因为这个词过于空洞。所以我只能以我的方式去理解它——所谓的“正能量”,就是“阳光、积极、乐观”。 然后我们讨论一下,这些词汇具体是什么意思。

阳光,可以理解为心态上的,积极向上,没有阴郁沮丧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具有正面的态度。 那是不是拥有这两个特征的人,就一定是“传递正能量”的?未必。 因为人可以有消极的正面态度,例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行为本身是消极的(向死亡奔跑),但动机却是积极的(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再或者“树欲静而风不止”——人不可能控制外界的事物,人生往往充满了无可奈何,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面对这些逆境的方式。如果说这样的“正面态度+悲观”的情况不能算传递了正能量,那什么才算呢? 所以,如果以这种宽泛的定义来讨论影视作品是否应该提倡,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正能量”定义为:不传递任何负面信息,让所有人看到的东西都是“积极、阳光”的? 这听起来很空洞,但好在这是一种价值观,而非现实描述,因此我们可以加以填充。 首先,让我们确认一点,影视作品肯定是有其局限性,无法像真实社会一样包容万千,但是,它的确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或再现。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应该尽量表达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价值观念。 那什么是大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念呢?

以我对国内观众(主要是大陆)的观察来看,大多数人都是向往美好,厌恶邪恶的。所以只要是表达“恶必遭报”、“善必有报”的主题的影视作品,必然是受到大众欢迎的,因为这些作品能够带给人安全感和希望感。 而相反,那些宣扬“弱者通过恶来达到自我实现”(如《少年的你》)的作品,固然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但带来的更多是无力和绝望的感受。

综上,我认为,能否给一部影片注入“正能量”,判断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多数人的价值观”——能带来多数人安全感与希望的,便是“正能量”;反之,则是负能量。 至于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里到处都是真善美和假丑恶,所以影视作品里也应该有吗? 艺术当然不应该只源于生活,否则我们只要纪实采访就可以了,还要电影电视剧干嘛。但生活的真实面貌是复杂的,有光明也有黑暗,有善良也有丑恶。而艺术作品,则应当是有选择的,是把生活的复杂性抽象出来,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呈现出来的,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真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