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净值会赔钱吗?
“买货币基金,就是把钱放到银行里,根本不赚钱!” ——这简直是胡扯! 货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和10000股的股息差不多;10000元的货基收益,大约等于1500元的债券收益(未计算利息税)或430元股票收益(扣除费用后)。 为什么我推荐大量的人购买货币基金呢?原因就在这里——这些货基几乎没多少风险,平均下来年收益率维持在2%~8%之间,而且非常稳定。 这是一种保本的、低风险或者无风险的(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负值)理财产品,它相当于银行存款那类理财产品。
当然,如果发生极端情况,例如1929年大萧条或者2008年金融危机,任何资产价格都会疯狂下跌,包括货基在内也会跌去大部分甚至全部净值。但这已经属于极少数的异常现象了。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曾经出现过-89.2%的深度回调,但这种情况几乎从未发生在货币基金身上。以黄金为例,从1965年至今仅发生过三次跌幅超过30%的极端情况(1974年、1980年和2008年),而绝大多数时候都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尽管2008年后黄金价格一直偏低,但目前依然处于历史的较高水平。
货币基金不是储蓄存款,“保证本金”、“无风险”、“收益固定”等金融营销宣传“话术”都不适用于货币基金。一方面,投资者购买货币基金份额时,基金投资顾问等不能承诺、宣传保证本金、保证收益,投资者也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投资货币基金只会获利不会赔本;另一方面,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和1元净值的“历史经验”不能用作未来货币基金投资的依据和推论。
货币基金属于基金财产,基金财产和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自有资产“彼此独立”。基金财产不能“转嫁”入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自有财产,也不能“被用于”清偿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服务机构等各自的债务。
简言之,投资于货币基金的财产和基金经营服务机构的财产是“两笔钱”,互相“不搭界”。因此,基金经营服务机构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依法撤销的,货币基金财产本身不会被纳入破产财产或者清算财产的范围,投资者权益不会因此受损。但是,货币基金的管理人和托管人破产、清算并不完全排除货币基金本身的清算可能性,但二者情形彼此独立,投资本金受到损失的属于货币基金本身出现清算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