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是五行中哪个?
1,首先明确一点,中国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这五种元素相互作用,构成了大千世界,宇宙万象。 所以说一个人的八字中有某一种或几种元素较多,就代表这个人性格中具有这种性质多一些。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不是某个人的臆想。(至于阴阳五行怎么影响人生命运那就不是中医理论了而是道家玄学,这里不多说)
2,再说刘字,刘字左边是刀字头,五行属金;右边是酉金,所以刘字五行也算属金。而人体十二经脉中有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经过耳朵,另外有六个腧穴在耳部,所以说耳部穴位与经络是非常重要的。从中医理论来讲,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也就是说耳朵的好坏反应了肾脏的状态。而金克木,故肾恶水,应防渗水之患。
3最后讲点好玩的,为什么算命的人总是让你改名呢,因为名字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很重要,如果这个符号不好(对姓名学感兴趣可以百度李炳南《起名真诠》)那就会影响你的命运。比如说一个人姓张,名天航,天字上面有个官帽子,航字下面有水,这个水运不行,官运也就有了阻碍。改个名字就能转运,这就是最简单的五行平衡原理 一个姓氏往往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起源,祖先的德行,祖产的多寡等等,都会影响到后代的命运,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关注的。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东方属木,木性可生生不息,故其色为青;南方受夏火之熏灼,热气腾腾,故其色为赤;木得火而焚,只有金来灭火,故西方属金;金受火炼而沉着厚重有泥土之性,北方水冷清黑如土,故北方和中央皆属土。
按术数家的看法,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者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从字面上分析,则金、木、水、火实指自然界的实物,唯“土”字较为抽象,其涵意古今有异。今之“土”字,专指土壤,属于矿石类,是“金”的一种。古之“土”,其本字为“”。《说文》:“,易之卦也……二土为。”以两个“土”字相叠而成,象征着大地,不等于土壤。
五行的名称中包含了四种自然元素和我们脚下的大地(也包括了地表的土壤),这五者正是当时人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物质,故称五行,它是对当时元素周期表的归纳。
“天地之数,穷于既生之初,既衰之后。天地之数,循环相生,以复于元。天地之气,交合则会。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化不穷,故曰循环相生。及土绝水,水胜火,火绝金,金胜木,木绝土,则其气衰而相害。万物之终,皆起于微”。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事物往往有多种称谓。比如“帝”。夏朝以前称王为“后”,不称王为“帝”。“后”是妇女的尊称。《说文》:“后,继母也,从一,后也。”女字的本字上像发髻,下像面部,两撇像胡须,是具有父权的女性。帝的本字为“”。《说文》:“,天尊接下之号也,从巾,从兀。”上古尚巫,接神时巫师要用布巾蒙首,“”字像巫师用布巾掩去面庞,手舞足蹈,形如木偶。夏禹称帝后,“”引申为天下共主的尊号。人们在“”字外加了一个“亠”,就成了“帝”字。
“帝”字本来与“土”没有关系。古文有一种修辞方法叫做“增文”,就是在一个单字上增加偏旁,使字面更加明确。这样“帝”字就变成了“”。后人又进一步发挥了“增文”修辞法,把“亠”写作象形的“”字,又把“”写作“”,这就和五帝相联系了。因为“帝”字里既然出现了“土”,古书中就有黄帝,而“土”在五行中又是中央,于是又有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合称“五帝”。青、赤、白、黑四色配东方、南方、西方、北方,黄是其它四种颜色的混成,故黄帝统率四方之帝。从五方之“帝”字中,我们也看到五行思想浸透了人们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