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字五行属什么?
“属”,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象形字。系也。本作属。俗作属。”“属”字下还引证了《诗·周南·关雎序》中“淑人君子,宜其室家;幽居多仁,难得其人 焉。”和《礼记·檀弓下》中“朋友之义,所以接气聚神而治身也。”等文字出处。可见这个字的繁体字“屬”古音属鱼部,今音属于真部,一直读zhǔ。
“拴”字是一个组合字。左边是手(扌)旁,右边是栓(shuān)字。《说文解字·手部》:“拴,以绳缚物。从手、栓声。《春秋传》曰‘牛马四散’,故从手。”也就是说“拴”的本义是用绳子把物件捆绑起来。这里要重点说一说“拴”的右边这个“栓”字。“栓”的本义是指木桩或竹棍上的倒钩或扣儿,可以用做锁匙使物件封闭起来。所以由“栓”引申出关闭、阻塞的意思。再引申指堵塞耳朵听不见(声音)。又引申指闭塞、昏闷。最后才表示用线等扎住。“栓”字下《康熙字典》中还引用了一段明代杨慎的注解:“凡物有窍者,谓之门,门者闷也。”这真是一个很神奇的汉字!
回到“拴”字来,“拴”的本义就是用绳子把物品捆绑起来,因此有束缚、限制的意思。比如“拴住”不能乱动;“拴不住”,就是很灵活,很容易就逃脱的意思。 不过,现在“拴”的字面意义已经很少用了,一般用于比喻义。例如“心猿意马”用来形容人心神不宁,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而这个词的原型其实就是“拴”字。
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其中的“一片神鸦社鼓”化用了宋代文人洪迈《夷坚乙志·卷第七·刘夫人》中的一则神话故事:“……至夜梦二红裳美人,执红拂立于床后…俄一黑衣老媪,自外驱一驴,驴背上有一布袋,入内坐。……乃问夫人所居何处。曰:‘我等皆受命于天,无郡县地。’因指布袋曰:‘此即吾辈居处。’”
这里作者用了“片”字,其实是很巧妙的,因为一旦用“片”就说明数量少而且很集中。如果用“一”字,就可能表示数量多而且比较分散。用“群”或者“众”也有可能。毕竟这个故事里“神鸦”前面已经有了“一群”,而且在句末又有个“众”字。如果都用“群”和“众”显然太重复了。用“片”恰好避免了这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