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什么犯规罚点球?
在足球场上有几种判罚是直接由裁判来掌握的,没有助理裁判的判罚依据,它们分别是任意球、角球和点球。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三种判罚的区别以及其适用的规则。 在对方禁区里犯规,当球没有被踢而由队员用手或臂部触及,即为禁区内触球。 如果队员在对方禁区进行下列犯罪行为,则判给非犯规队在一个间接任意球:
1.手掷界外球;
2.手抛球;
3.球在空中时企图侵犯;
4.在罚球点上踢入点球。 对于上述第3条中的“进攻方队员试图踢球”应如何判定呢?这是比较模糊的区域。我们通常认为是进攻方的脚先接触了球或者脚刚刚接触球的瞬间球已经在空中有相对的运动方向,否则就是守门员的抢断。 除了上述情形之外,其他一切情形都是判罚给对方一个点球。比如,冲入禁区接队友传球后下踩对方球员腿部,应该判罚点球。
另外要注意的是,防守方如果在本方禁区内对进攻方队员犯规,同样要判罚点球。 这三种犯规的情形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有手或手臂的动作,同时球处于禁区(对于守门员来说)内。因此,很容易找到犯规动作,从而确定是否应当判罚点球。但是,如果是在边线附近发生身体碰撞怎么办?
其实,这也是一种犯规,只不过不是直接任意球而是间接任意球。这种犯规叫做“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也称为“不正当行为”。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故意推搡或撞人;
2.用肘或膝顶人;
3.绊人;
4.打人的脸部或头部周围;
5.踢人;
6.打人或踢向倒地但尚未起身的人;
7.拉拽对手衣服;
8.拉对方球衣;
9.拉拽守门员的手套; 10.拉拽或阻挡对方队员前进。 当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时,无论是否造成对方受伤都将被判罚间接任意球。 而“不正当行为”中第10种情形的判罚就比较有趣了:只要防守队员先碰到球,那么即使攻方队员先拉住了他的衣服,也必须自己将球踢出去才能获得球权!